11月19日,医院眼科牵头的天津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及防治项目正式启动,首医院参与,并组成由一、二、医院联动的全方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体系。该项目旨在强化大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意识,改善糖尿病导致的视力损伤的现状,助力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
近年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持续增长,已成为老龄人群主要致盲眼病。我国在《“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大视网膜病变特别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力度。该项目的启动对接国家健康战略,将给天津市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医院眼科颜华教授讲话
糖尿病患者中每年定期做眼科检查者不到10%,原因很简单,因为早期发病隐匿,患者没有任何眼部症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突然医院就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视网膜无病变期。出现于糖尿病刚发生时,患者眼底组织尚无任何糖尿病所致异常改变。
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期。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不理想,病变不断发展所致,这时患者的眼底开始出现微血管瘤、出血、渗出等改变,患者的视力等功能可能出现下降。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期。这是第二阶段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而发展形成的,其特点是在原有病变的基础上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严重致盲性病变。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早期的患者,如果能有效控制糖尿病就可以大大延缓眼底病变的形成和发展,不需要作特别的治疗;而第二阶段后期和第三阶段的患者,单纯控制糖尿病已经无法控制眼底病变的进展,必须进行眼底激光治疗或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基础上进行眼底激光治疗。
以分级诊疗为基础
多中心联网
对于复杂及难以确诊和治疗的患者,经互联网传送到会诊中心,会诊中心给出诊断和治疗建议,或转诊治疗。同时,中心会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基线情况分析,对患者进行随访,提出防治体系和措施。此防治体系实现了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及会诊转诊的有效模式,不仅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费用,还使糖尿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可导致失明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病程越长,血糖控制越差,视网膜病变及视力受损的风险就越高。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导致视力损害以外,糖尿病性*斑水肿也是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感觉视物模糊扭曲,严重者可导致重度视力损害或永久性失明,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痛苦和负担。
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无明显症状,不少糖尿病患者往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