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癫疯办法 http://m.39.net/pf/a_7659723.html当年,杭州湾一带曾经出了个远近闻名的晒盐佬柏景谦,小名叫柏小囡。
柏小囡的本事大极了。一次,他去剃头,看见剃头师傅在欺侮一个穷人。那穷人说:
“你不要狠,我去告诉柏小囡。”
剃头师傅哈哈大笑说:
“柏小囡有啥了不起!我才不怕他呢。”
柏小囡闷声不响,坐上椅上一运功,奇怪,头发一根也剃不掉,剃刀上却早已崩了好几道缺口。剃头师傅心慌啦,这才知道客人就是柏小囡,连连喊服贴。
所以,穷人听说柏小囡来了,个个眉开眼笑,争着向他诉说心中的冤屈,要他为自己撑腰作主;财主听见柏小囡的名字,舌头伸出半尺长,汗毛管子根根笃起,再也不敢耀武扬威,为非作歹。
一个晒盐佬为啥有介大的本事呢?这里还有几段蛮有趣的故事哩。
那年元宵节,海盐澉浦城里人头济济,热闹得不得了:摆摊头的、唱小曲的、做跑马戏的、算命的、讨饭的,挤得个十字街口水泄不通。柏小囡这时刚满十八岁,相约几个要好的小兄弟,蹦蹦跳跳,口唱山歌,也到城里去赶会。
他们推推搡搡,好不容易来到十字街口,听见那边一片叫好声。柏小囡好奇心切,连忙挤进人堆,往发出喊声的地方挨过去。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一个老和尚在抛铁弹子。旁边一只炭炉,一个小和尚用火钳从炉里钳出烧得通红通红的铁弹子,随手抛给老和尚。老和尚就空手抛起来。先是一颗,后来逐渐加到四颗、五颗。火弹在老和尚手里飞舞,就像一条火蛇窜上窜下,好看呵!四周围的人正看得兴致浓,那和尚却把火弹抛回炭炉,从旁边又拎出一只看上去足有三四百斤重的大石臼,托在手中,向四周的人群化起缘来。
第一个向石臼里抛钱的是个老公公。他想,和尚也蛮辛苦,就给他五枚铜板吧。谁知那老和尚两眼一瞪,发起威来:
“哼!我和尚路远迢迢,四出化缘,难道还缺你这五个铜板不成?今天我有话在先,在场的,每人至少捐一百个铜板。哪个不捐,请他捏一捏火弹,尝尝我的厉害!”
这一说,众人才知道上了当。站在后边的赶紧脚底上揩油,想溜之大吉。老和尚眼珠一瞪,吼一声:“哪个敢溜?”大家又吓得索索抖,再也不敢走开。偏偏柏小囡挤在最前头,溜也溜不成,走又走不脱,实在难过。摸摸身边几只口袋,一个晒盐佬,哪来一百个铜板?柏小囡想: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今天不过这一关,在场的伯伯、叔叔、阿哥、阿弟都要吃亏。我豁出去了吧。就涨红了脸说:
“我没有钱,宁可捏火弹的。”
老和尚冷笑一声,随手从炭炉里钳出一颗烧得火火红的火弹,朝柏小囡抛了过去。
柏小囡是个聪明人,晓得这火弹捏在手心里肯定吃不消的。好在他小时候在沙滩上经常抛石卵子玩,也练过几手。这时灵机一动,朝手心里“扑、扑”吐了二口唾沫,往地上一搓,正好粘上一层沙土,就大胆接过火弹,抛了起来。老和尚一见来者不善,吃了一惊,连忙又抛过去一颗火弹。柏小囡咬咬牙,又接过去抛了起来。三颗、四颗、五颗,一直增加到六颗火弹。这时,从远处望去,已经看不见柏小囡的人影,只见一条火蛇在半空飞舞。柏小囡手心里原来粘着的沙土,一点点脱落下来,火弹碰到手心上的皮肉,就发出“吱”的一声,冒出一股白烟。火蛇越舞越快,看得四周人目瞪口呆。老和尚慌了手脚,连声说:
“好汉手下留情,好汉手下留情!”
柏小囡将火弹抛回炭炉,转身就走。老和尚哪里肯放,拉住他定要交个朋友。当场问明白柏小囡的姓名地址,接着就告诉他,自己是杭州灵隐寺派出来的超化僧,邀请他清明节到杭州灵隐寺作客,当面请教。
柏小囡不知是计,一口答应,挤出人群又到别处玩耍。一路上,同去的几个小兄弟七嘴八舌,都在猜测这个老和尚究竟有多少本事。大家越说越心寒,柏小囡也有些后怕起来。到了城外,他悄悄地朝自己的手心一望,不觉倒抽一口冷气。为啥?原来满手心竟都是紫血泡,好几个地方皮粘掉了,正在淌血呢。他怕同伴见了害怕,咬咬牙,偷偷捏紧拳头朝前走去。
迎面过来一个老头子,早把刚才的情景看在眼里,不觉暗暗点头,捋捋胡须,笑眯眯地问他:
“小伙子,叫啥名字?”
“老爷爷,我叫柏景谦。人家叫我柏小囡哩。”
“喔,柏小囡。你有胆量,敢同和尚较量,好呵!不过,今天抛火弹只是碰个巧;清明节你要是进了他的老窠,动起刀枪来,可就不是他的对手啰。”
柏小囡说:“是呵。我刚才见他横行霸道,蛮不讲理,有点气不过,结果捅了马蜂窝。现在是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到时候不去也不好。老爷爷,你给出个主意吧。”
“不要紧,不要紧,俗话说,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你多练练吧。”
老头子说完,又从袋里摸出一盒膏药,给柏小囡的手心上抹了一些,笑呵呵地走啦。
转眼间,清明节就到了。柏小囡摇了只小船,向杭州而去。想想这几个月虽说勤学苦练,毕竟时间太短,功底太浅,这次去作客比武,也不知是凶是吉,心中不免担忧。一路上虽然桃红柳绿,景致蛮崭,但他也无心欣赏。
正摇着,忽然见岸上有一个挑盐人,挑了两箩筐盐,满头大汗正在赶路。柏小囡高声招呼过去,邀他上船搭乘一段路程,也好歇一歇力。
走近一看,柏小囡高兴得跳了起来。哈哈,原来那挑盐人就是元宵节在澉浦城外见到过的老头。上船后,柏小囡向他说起自己的心事。老头子却哈哈大笑起来,连声说:
“不碍事,不碍事。晓得你功夫不到家,所以我今天特地赶来助你一臂之力。”
“喔,不知怎么个助法?”
“喏喏喏,等一会到了杭州灵隐寺,你就说我是你的贴身佣人,一切看我的眼色行事吧。”
柏小囡想,老爷爷见多识广,能在一旁帮个忙总是好的,所以也就答应了下来。
两人来到灵隐寺,那个超化僧早已领着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和尚,在山门迎接。老和尚见柏小囡身后还跟着个挑盐的老头,就问他是谁?柏小囡漫不经心地回答说:
“他是我的贴身佣人,顺便挑担盐来卖卖,也好换几个零用钱。”
老和尚吩咐手下的和尚,相帮老头接接担。谁知这副盐担重得吓煞人,一连压坏三个和尚,一个也挑不起。老和尚发火啦,拨开众人,亲自上前挑担。嘿,老和尚憋红了脸,使足劲才算勉强站起,却再也迈不开步子。
挑盐老头这才笑眯眯地走上前来,轻轻一提,从老和尚肩上接过盐担,放上自己的肩头,脚步轻松地朝里面走去。
来到厢房,老和尚吩咐大摆筵席,宴请柏小囡主仆两人。酒过三巡,老和尚提出要请柏小囡传授武艺,表演一番。挑盐老头笑眯眯地站起来说:
“我家主人旅途劳累,让他稍事歇息一会,还是我老头子先来献献丑吧。”
于是,主客一同来到大雄宝殿,看老头子表演。
挑盐老头脱下长衫,朝四周一看,只见四周围着的和尚一个个神色紧张;隐隐约约还看得见门外刀光剑影,晓得这个超化僧今天早有布置,看来要开杀戒啦。就故意自言自语地说:
“这里人多眼杂,谁要是把我的长衫偷走,我可买不起呢。”
说罢,来到大雄宝殿中央的一根大圆柱子边,弯腰一抱,就把那平时两个人才能合抱的柱子一下子拔了起来。只听得上面的梁条、椽子“格喇喇”一阵响,挑盐老头已经把长衫塞进柱子底下,又迅速把柱子放回原处,站起身来,气不喘,脸不红,笑眯眯地说:
“老师父,俗话说:水来土淹,兵来将挡。不知道你要我表演哪一路拳术?”
哈哈,那老和尚早已心慌意乱,哪里还有什么心思看他打拳?连忙拱手打揖:
“领教了,领教了。还是回厢房喝酒吧,回厢房喝酒吧。”一直到他们两人离开灵隐寺,也没敢动他们一根毫毛。
从杭州回来的路上,柏小囡心里热乎乎的,非要拜挑盐老头做师父不可。老头说:
“咳,我和你一样的,不过是个晒盐佬,没啥大本事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要你诚心学,我教你一个月,指点指点几个关节,以后你就自己去多练吧。”
一个月过去了,挑盐老头看看柏小囡学得认真,进步蛮快,也就放了心,挑起盐担,又去做他的买卖去啦。
柏小囡呢,从此也就一面晒盐,一面苦练真功夫。夏练三伏,冬练数九,一天也没中断过。即使在晒盐的时候,也不忘练武功,使手指头在沙滩上笃,越笃越深,越笃越有劲。笃到后来,即使一块梆梆硬的石头,他一指头笃下去,马上笃得粉碎。
接着,他又在沙滩上搭起一个架子,专门练习打沙袋。沙袋越打越多,越打越重。到后来,他竟能同时打八只大沙袋呢。
再说灵隐寺那个超化和尚,两次吃瘪,输在一个小小的晒盐佬手里,心里气呵!总想寻机会报复。三年以后,他终于打听得柏小囡其实没啥本事,他的师傅挑盐老头也已经到北方贩盐去了。再加上这三年他自己勤学苦练,本领又高了一招,就又放大胆子,手托那只三四百斤重的大石臼,再次到海盐长川坝来寻找柏小囡“翻梢”。
谁知道他在长川坝北团村兜来兜去,足足寻了半天,竟没有一个人肯告诉他柏小囡的家在哪里。
直到太阳落山,家家户户飘出饭菜香。那和尚肚子饿得咕咕叫,才看见老远走来一个小伙子。你道是谁,原来正是柏小囡。哈哈,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老和尚一见柏小囡,气不打一处来,脸孔毕板,肚皮凸起,开口就骂:
“柏小囡,你这个贼坯!”
谁知柏小囡却一点也不动气,陪着笑脸递上手里的饭篮,笑嘻嘻地说:
“我刚才出门去看朋友,没有迎接师父,失礼了,喏喏喏,这不是送饭菜来陪不是了吗?请先用饭,请先用饭。”
老和尚一脚踢翻饭篮,凶相毕露,恶狠狠地说:
“少来这一套!老实说,我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上两次都被你偷了巧去,不算正路。今天就是你的末日啦。知罪吗?”
“老师父,冤家宜解不宜结,我们还是讲和了吧。”
“没那么容易。你马上给我磕三个响头,过去的冤仇一笔勾销。否则的话,嘿嘿……”
“老师父,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今天你是客人,我是主人,自然让你三分。不过,你可不能欺人太甚哪!”柏小囡说完,自顾自低头收拾被老和尚踢翻了的饭菜,拎起饭篮,转身就走。
老和尚心里火呵,大喝一声:
“柏小囡哪里走?照打!”
老和尚托起三四百斤重的石臼,摆起架势,运足功夫,石臼脱手而出,竟直朝柏小囡头顶飞来。
柏小囡却连头也不回,从袋里摸出一枚亮晶晶的小铜板,随手朝脑后一抛,只听半空中“啪”的一声响,石臼落地,跌得粉粉碎。老和尚只觉得一阵头昏眼花,晓得又要吃亏,闷声不响,灰溜溜地逃走啦。
柏小囡这才转过身来,也不追赶,冷冷地警告那和尚:
“自古道强中自有强中手。你不要小看了我们晒盐佬,下次再不老实,当心你的狗头!”
从此以后,这个超化僧再也不敢出来敲诈勒索。柏小囡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终于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力士”啦。
年5月采录
来自《虎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