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蛇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白蛇传的故事原型,根本没发生在杭州, [复制链接]

1#

古朴清幽,流水潺潺,风光旖旎,景色宜人。这里是河南省鹤壁市境内的黑山之麓。20世纪初有文章指出,白蛇传的故事竟发源于此。故事的主人翁之一,许仙就曾经生活在这里,一时间鹤壁这个小城市吸引了越来越多好奇的目光。

西湖美景三月天,

春雨如酒柳如烟。

十年修得同船渡,

百年修得共枕眠。

相传多年前的南宋时期,在美丽的浙江杭州西湖之滨,修炼千年的蛇妖白娘子,为了报答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与许仙结为夫妻。而白娘子却不断被和尚法海设计陷害,最终被镇压于雷锋塔之下。

正如我们一直以来所熟知的,这个故事应该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杭州。然而,根据研究文章显示和当地研究者的考察,在鹤壁市郊区黑山淇河一带,有一个名叫许家沟的村子,就是许仙当年生活的地方。

难以想象,流传南方数百年的白蛇传,真的起源于中原大地吗?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历史的真相,看一看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是怎样流传至今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历史学家所说的这个许家沟。作为一个存在了数千年的村落,它的由来与许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多年前的尧舜时期,有一位名叫许由的高士,对*治、道德、天文、占卜等无不精通。帝尧年老时四处寻访贤人,发现了许由,便想把天下传给他。

谁知,邀请了几次,许由都不答应,并且偷偷的逃走了,走到颍水边的时候,也就是今河南登封境内,许由望着清澈的河水,想到自己几次三番听了为官的浊话,觉得双耳都污浊了,于是俯下身子用河水清洗双耳,由此也产生了一个成语“洗耳恭听”,只是成语如今的意思,已经与典故原意大相径庭了。从此,许游带领着许氏一族,生活于颍水流域,成为隐士鼻祖的许由,同时也成为了许姓的始祖,许家沟正是因为许姓人的到来而得名。

在当地人们口中,许仙就是当年生活在许家沟的一名许姓少年,是一家药铺的伙计。许家沟东南约1.5公里的黑山南侧,有一座依山傍水的寺庙,名为金山嘉佑禅寺,是一座佛教文化浓重的千年古刹,最早建于唐代,北宋时期进行了重修。

据说当年,金山寺中就住着一位修行多年的老僧,法海禅师。如今,金山寺中还有许多修行的僧人。金山寺旁原有一座雷锋塔,只是在光阴的冲刷下,已经倒塌为废墟,但是残留的遗址和村中世代流传的传说,证明了雷锋塔的存在。

然而杭州却没有金山寺,镇江的金山寺其实原名叫龙游寺,而那里的雷锋塔原名*妃塔,创建于公元年,乃是吴越国王为庆贺爱妃*氏得子所建,与白蛇传的故事其实并无关联。

许仙与法海,似乎历史上都确有其人,那么白蛇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她也是出自这里吗?

在许家沟西北大约2.5公里处的淇河岸边,有一座名叫青岩绝的百丈悬崖,崖上有一个幽深的山洞。传说洞中住着一位修炼千年,得道成仙的白蛇仙女。单凭充满神话色彩的传说并不能说明白蛇就出自这里,但是关于白蛇仙女的来历,许家沟世代流传着一个关于连眉女的动人故事。

连眉,是个女孩,出生后,她的两条眉毛就连在一起。她是村里的大夫,为村民抓药治病,十分尽心,医术也很高,深得老百姓的喜欢,被视为神仙下凡,死后百姓都叫她“白蛇仙女”。早在北魏时期的《魏都赋》和清代的《汤阴县志》中,就有关于“连眉配犊子”的记载。

至此许家沟,金山寺,白蛇洞,傍依淇河水,构成了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而许仙、法海、白娘子的人物原型,也为《白蛇传》的传说制造了依托。

传说多年前的一天上午,许家沟的一位许姓老人上山砍柴,半路突然遇到一只黑鹰,向一条白蛇啄去。于是上前用手中的斧头将黑鹰吓跑,得救的白蛇跑进了附近青岩绝上的洞穴白蛇洞。为了报恩,它日夜修行,千年之后,化作一位年轻貌美的白蛇仙女。经过精心安排的断桥相会,与恩人的后人许仙结为夫妻。婚后,白蛇仙女与许仙一起开了家药铺为村民治病。谁知,村民得到白蛇仙女的医治,渐渐的,很少去附近的金山寺烧香祈福了。于是金山寺的香火变得冷落起来,这让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大为恼火,决心治置蛇仙女于死地。于是使出诡计将许仙囚禁于雷锋塔,白蛇仙女为救许仙,和青蛇化成的姐妹小青一起,与法海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导致水漫金山寺,触犯天堂,被法海镇压于南山雷峰塔下。

然而,在我们如今所属知的故事中。镇江金山寺的法海禅师,凭空遥感到远在数百里以外的杭州人许仙,被蛇妖迷惑,进而对与己毫不相干的许仙白娘子的婚姻进行干预。两者相比,显然前者更符合情理。而且许家沟金山寺,方圆仅几公里,相对于相距数百公里的杭州雷锋塔与镇江金山寺,它们之间更便于交流。

可见,许家沟“白蛇闹许仙”的传说更有说服性,我们所知的《白蛇传》的故事,乃是出自这里。

根据当地传说和史料记载,《白蛇传》的故事发生在鹤壁,并且成型于北宋后期。那么,为什么后来这个故事会到了南宋的杭州城呢?

公元年,金兵攻入北宋都城开封,靖康之变爆发,北宋灭亡,皇帝被俘,康王赵构继位,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建立南宋。因为中原动乱,中原地区的许家沟的许姓人有不少人南迁,于是这个传说也一并带到了江南地区,“白蛇闹许仙”的故事也就此传到了南方。

据说,皇帝赵构晚年时,十分怀念家乡,常常让身边的老随从给他讲故事听。一次,赵构无意中听到了这个充满奇幻色彩,情节曲折的“白蛇闹许仙”的故事,十分钟爱,于是就赏赐给讲故事的老随从们。这些讲故事的老随从们很高兴,回去就向街坊邻居炫耀,说自己给当朝皇帝讲故事,还得到了一笔赏赐。正是在他们的炫耀中,“白蛇闹许仙”的故事就传开了。

经过人们口口相传,《白蛇传》的故事在杭州一带流传十分广泛。多年后的一天,在杭州的一家酒馆里,一位名叫冯梦龙的才子在此饮酒。此时旁边的说书先生,正好讲到了《白蛇传》的故事,这让擅长通俗文学的冯梦龙如获至宝,上前与说书先生深入交流,并将《白蛇传》的故事铭记于心。

冯梦龙将其与杭州的《西湖三塔记》等传说故事,进行融汇衍变,写出了《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收作民间故事集《警世通言》第28卷,这便是如今我们所熟知的故事版本。

至此,《白蛇传》的故事得到了文字定型,冯梦龙在小说《白娘子永镇雷锋塔》中的许多语言都是鹤壁黑山附近的方言,比如卷子,投幌子,怨畅等等,其中白娘子的家住在杭州黑楼子,许仙的家住在杭州黑珠巷,这与河南鹤壁的黑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书中还有一段描写人们“二月半去金山寺拜卧佛”的情景,而鹤壁金山寺的庙会正是农历二月十五,而且金山寺有卧佛殿。因此这“二月半拜卧佛”,又与鹤壁金山寺的庙会日相对应。

种种相同的迹象还有很多,这也再次证明,小说《白娘子永镇雷锋塔》乃是根据鹤壁黑山一带流传的“白蛇闹许仙”的传说故事脱胎而来。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只把杭州做汴州。

这是《白娘子永镇雷锋塔》开头引用的一首诗,也许作者是在间接地告诉我们《白蛇传》的故事源于中原。

为什么作者没有直接引用故事的发生地,而是煞费苦心地另造地点呢?有一种说法,或许可以解释。由于《白蛇传》开始在南方流传,是南宋时期。那时南宋与金国划淮河而治。鹤壁,属于金国的领地,不便将其作为故事发生地,因此,冯梦龙在收录这个故事的时候,将其发生地改为杭州。

当然至于真正的原因是否如此,也许只有冯梦龙自己才能说清楚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