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蛇干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富金壁古兵器释名古代小说研究
TUhjnbcbe - 2024/3/31 9:11:00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231222/p2l2vhx.html
一、矛、戈、戟《论语·季氏》:“而谋动干戈於邦內。”王力《古代汉语》注:“戈,古代用來刺殺的一种长柄兵器。”这是不明矛、戈之别。上海博物馆所藏商代矛《说文·矛部》:“矛,酋矛也。建于兵车,长二丈。”《戈部》:“戈,平头戟也。”“戟,有枝兵也。”很精确扼要地点出了矛、戈、戟三者的不同特点及其区别。《尚书·牧誓》:“称尓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矛”字在《十三经》中用了17次,而“戈”字用了87次(其中《左传》用了44次),说明殷周时期(特别是春秋时期)主要的进攻性武器是矛、戈(干是盾牌),而尤以戈为主。《诗·秦风·无衣》又说“王于兴师,修我矛戟”,“戟”字在《十三经》中用了14次,其中《左传》只用了5次,可以说明戟是在矛、戈之后(大约是春秋时期)产生的武器。从情理上说来也是如此。古代用来刺杀的长柄兵器是矛,而戈之起杀伤作用的突出部分名援,勾镰形,援上下皆刃,用以舂击、啄击和钩杀。《左传·文公十一年》:“冬十月甲午,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富父终甥舂其喉以戈,杀之。”此为以戈援上刃舂杀。又《昭公元年》:“子皙怒,既而櫜甲以见子南,欲杀之而取其妻。子南知之,执戈逐之。及冲,击之以戈。子皙伤而归。”此为以戈援之尖啄击。无锡博物馆藏春秋时期菱格纹青铜戈这种啄击的杀伤力相当大,如《昭公二十年》:“及闳中,齐氏用戈击公孟,宗鲁以背蔽之,断肱,以中公孟之肩,皆杀之。”齐氏一戈挥去,击断了以己之背遮蔽公孟的宗鲁之肱(臂膀),而击中公孟之肩,而“皆杀之”,可见戈挥击时的杀伤力。又《昭公二十六年》:“苑子刜林雍,断其足。”此则以戈援下刃横扫,可断人足。戈援下刃叫“胡”,可以以胡钩杀,所以戈又叫“钩兵”。《周礼·冬官考工记·冶氏》“短内则不疾”郑玄曰:“戈,勾兵也。主于胡。”《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人事典·命运部》载春秋齐崔杼用兵器威胁晏嬰:“直兵造胸,勾兵钩颈。”这“造胸”的“直兵”指矛,“钩颈”的“勾兵”就指戈。此外,攻城时还可以以戈援勾搭土墙以助攀登。戈既然可以“一物多用”,故自殷周乃至春秋时期,戈是一种军中普遍使用的武器。《淮南子·览冥》:“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这当然是神话,但因为气魄恢宏,后来成为著名的典故“鲁阳戈”,以谓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河北博物馆藏战国时期赵国青铜戟大约在春秋后期,人们综合矛与戈之特点,加以改造,给戈加上了锋利的直刃与尖杈,而成为戟,使其既能刺又能啄,更增加了杀伤力。《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载晋栾氏之乱,栾乐之车“乘槐本而覆(压上了槐树根而翻倒),或以戟钩之,断肘而死”,足见戟之威力。大约到战国时期戈就基本被戟取代了。秦汉之际,乃至于魏晋三国之后,戟更是长盛不衰。据《史记》,那“力拔山,气盖世”的项羽便是使戟,《三国演义》中那“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也是使戟。二、蛇矛《晋书·刘曜载记》:“(陈)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近交则刀矛俱发,辄害五六[人];远则双带鞬服,左右驰射而走。……及其死,陇上歌之曰:‘陇上壮士有陈安,驱干虽小腹中宽……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此盖典籍中“蛇矛”之始见者。唐诗中“蛇矛”多见。如李白《送外甥郑灌从军》:“丈八蛇矛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杜牧《郡斋独酌》:“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骑驰锋芒。”金元好问诗《征西壮士谣》:“三十未有二十强,手内蛇矛丈八长。”邮票《大战长坂坡》似乎自小说《三国演义》始,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手持尖头屈曲的丈八蛇矛之形象,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亦未始非连环画之助力也。今台湾《中文大辞典》即释“蛇矛”为“状如蛇之矛也”,亦似情理之当然。但一些辞书对此却比较谨慎,如《辞源》、《辞海》分别释为“古代兵器”或“古兵器名”,举《晋书·刘曜载记》陈安例,《汉语大词典》亦大略如此。《辞海》、《汉语大词典》并释为“矛之长者”。则蛇矛究为何物尚当考究。《资治通鉴·汉纪·文帝前十一年》:“兵法,步兵、车骑、弓弩、长戟、矛铤(按,字当作鋋)、剑楯之地。”胡三省注:“孔颖达曰:‘《方言》云:矛,吴、扬、江淮、南楚、五湖之间谓之鉇,或谓之鋋,或谓之鏦;其柄谓之矜。’鉇,音蛇。晋陈安执丈八蛇矛,盖蛇即《方言》之所谓鉇也。”笔者检《十三经》注疏,未见孔颖达引《方言》释矛文字,而于《诗·郑风·清人》“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句则有陆德明文引《方言》该句释矛文字(“谓之鉇”句后有“鉇音虵”句,“或谓之鋋”句后有“鋋音蝉”句,“或谓之鏦”句后有“鏦音错江反”,“其柄谓之矜”句后有“矜郭音巨巾反”句)。则此或胡三省记忆之误耶?按,鉇,今《方言》卷九字作鍦。《广韵·支韵》:“鍦,短矛。”式支切。字又作铊、卸;《广韵·麻韵》:“铊,短矛……鍦、卸,并上同。”视遮切,音shé。鉇、铊等字皆鍦之或体(今《汉语大词典》鉇、铊、鍦、卸皆音shī,盖取式支切之音)。徐州博物馆藏汉代铁鋋《商君书·弱民》:“宛鉅铁鉇,利若蜂虿。”字又作釶,《荀子·议兵》:“宛鉅铁釶,惨如蜂虿。”杨倞注:“釶与鍦同,矛也。《方言》云:‘自关而西谓之矛,吴、扬之间谓之鍦。’言宛地出此刚铁,为矛;惨如蜂虿,言其中人之惨毒也。”王先谦集解引卢文弨曰:“按,今《方言》云:‘矛,吴、扬、江淮、南楚、五湖之间谓之鍦。’无‘自关而西谓之矛’七字”。或径作施,《史记·礼书》:“宛之鉅铁施,钻如蜂虿。”索隐:“钻谓矛刃及矢镞也。”又作卢,《说文解字·金部》“铊,短矛也”段玉裁注:“《方言》曰:‘矛,吴、扬、江淮、南楚、五湖之间谓之鍦,或谓之鋋,或谓之鏦。’(笔者按,原字误作緃)按,鍦即铊字,《广雅》作卢。《晋书》:‘丈八铊矛左右盘。’”这样看来,鍦、鉇、釶、铊、卸、卢乃一字之异体,音shī,又音shé,俗作施,或作蛇(虵),义皆为矛,与动物蛇无涉。《说文解字·矛部》:“矛,酋矛也。建于兵车,长二丈。”段玉裁注:“《考工记》谓之刺兵。”长柄刺兵,名目非一,又谓之枪,又谓之矟(字亦作槊),又谓之铩。东汉铜铩三国诸葛亮《将苑·地势》:“芦苇相参,竹树交映,此枪矛之地也。”《释名·释兵》:“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渊鉴类函》卷二百二十四“矟”条引《灵鬼志》曰:“关西为之歌曰:‘陇上壮士字陈安,头细面狭肠中宽。丈八大槊左右盘。’”晋庾翼《与燕王书》:“今致朱漆弰弱弓一弄,丈八矟一枚。”《史记·秦始皇本纪》:“鉏櫌棘矜,非锬于句戟长铩也。”裴骃集解引如淳曰:“长刃矛也。”盖长柄刺兵,形制或有小别,故异其称,浑言遂不别也。《诗·郑风·清人》:“二矛重英。”清王夫之《诗经稗疏·郑风》:“二矛……若夷矛之长三寻,古尺二丈四尺,当汉尺一丈八尺,所谓丈八鍦(音委蛇之蛇)矛也。《陇西健儿歌》:‘丈八蛇矛左右盘。’鍦、蛇、夷三字通用。”虽读其音稍异,亦谓“蛇矛”之“蛇”即“鍦”也。至于俗多以为历史人物张飞手使丈八蛇形矛之形象,源出小说《三国演义》,此亦属误解。罗贯中著《三国演义》,所据之重要蓝本为史书《三国志》。而《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写当阳长阪之役,仅为“飞据水断桥,填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据此,罗贯中写张飞所用之兵器,虽用了“蛇矛”这一俗称,却并不专主此一名:张飞造丈八点钢矛。(第一回)张飞挺丈八蛇矛直出。(同上)飞纵马挺矛,与升交战。(第二回)张飞跃马横枪而来。(第十三回)只见当头船上一员大将,手执长矛……原来张飞巡哨。(第六十一回)顾炳鑫绘张飞可见罗贯中写张飞所用兵器,忠于史籍,决非杜撰。他虽于一物而用数名,却正说明他于此了然于胸,毫无疑问。但由于人们多不知“蛇”乃“鍦、鉇、釶、铊、卸、卢”之俗字,望文生义,加以“说话人”之渲染,画师之发挥,“蛇矛”在人们心目中遂成蛇形之矛矣。那么,古代兵器是否真有尖头屈曲如蛇状者?有,但出现相当晚。据刘旭《中国古代兵器图册》(书目文献出版社)),清代枪中,始有一种“绿营蛇镰枪”,尖头及两横刃皆蛇形,说明文字为:“炼铁制成,通长七尺二寸,刃长八寸,两旁横刃三折如蛇走状,柄长六尺,粗四寸,木质。”此为最早出现的既似蛇状又以蛇名之枪,清雍正年间所编《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戎政典·戈矛部》(二百九十一卷)有一尖头屈曲之枪图,说明文字为:“此即古之矛也。枪头长七寸,重四两,其方棱扁如荞麦样,前尖锐,利于透坚。”但既然“其方棱扁如莽麦样”,则非屈曲而蛇形,因“屈曲而蛇形”实不“利于透坚”,则此图已走形。又据刘旭《中国古代兵器图册》此乃“明代枪”,于清则为古,实非久远也。故不论及。然与史籍、小说及常人心目中之“丈八蛇矛”(实即丈八点钢矛、丈八大槊)几为风马牛不相及之物矣。云阳张飞庙附记:上世纪末得观四川云阳张飞庙(建于江岸绝壁之上,闻三峡水库大坝蓄水,今已没于水下矣),有今人所立张飞跃马持矛塑像,所持矛即普通长枪。则设计者如非无心,必为解人。三、长兵与短兵《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又《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又战于顺水北,乘胜轻进,反为所败。贼追急,短兵接。”李贤注:“短兵谓刀剑也。《楚辞》曰:‘车错毂兮短兵接。’”按,东汉王逸注《楚辞·国殇》该句,谓为“短兵,刀剑也。言戎车相迫,轮毂交错,长兵不施,故用刀剑以相接击也”。《汉语大词典·矢部》即主此说,释“短兵”(第一义项)为“刀剑等短武器。《管子·参患》:‘弩不可以及远,与短兵同实。’”以上古注及《汉语大词典》的解释皆不准确。古代的“短兵”有两个涵义:一、与弓弩等远射武器相对而言,近战武器如刀枪剑戟等,皆为短兵;二、与矛戟等长柄兵器相对而言,刀剑类短兵器为短兵。反之,“长兵”亦有两个涵义:一、指弓弩等能及远的武器;二、指矛戟等长柄兵器。浙江博物馆藏战国王字青铜矛以下例子证明,如排除弓弩,古称较长之兵器(矛戟类)为长兵,较短之兵器(刀剑类)为短兵:(1)长兵在前,短兵在后,为之流弩,以助其急者。(《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威王问》)(2)故使长兵在前,强弩在后,名为卫疾,而实囚之也。(《战国策·西周策》)(3)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汉书·晁错传》)就是说,只有在排除弓弩、与长兵对举的情况下,古人所谓短兵才指刀剑类短兵器(4)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史记·项羽本纪》)据上文,项羽乃乘马与汉兵决战,前与楼烦对阵,所持兵器为戟;今下马持短兵,则为刀剑无疑。(5)贼前后至稍多,(典)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余矛摧。左右死伤者略尽,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三国志·魏书·典韦传》)典韦先使长戟,后伤重,故持短兵(刀或剑)。湖北省博物馆藏越王勾践剑在与弓弩对举的情况下,短兵泛指矛戟刀楯等近战武器。而于近战中,矛戟更为适用,故短兵多指矛戟:(6)吴子曰:“教战之令,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吴子·治兵》)(7)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史记·匈奴列传》)按,《说文解字·金部》:“鋋,小矛也。”(8)(董)忠有材力,能骑射,用短兵,给事期门。(《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9)弩不可以击远,与短兵同实。……短兵待远矢,与坐而待死者同实。(《管子·参患尹知章注》:“远矢至,短兵不能应,则坐而受死也。”按,此“短兵”(例9中前者)指与弓弩相对的近战武器(多为矛戟,当然也不排除刀剑之类短兵器)。《汉语大词典·矢部》举以证明“短兵”为“刀剑等短武器”,显然不确。其下句及尹知章注中之“短兵”则指持矛戟刀剑等近战武器之士兵。(10)平陵相远,川谷居间,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当一。……弩不可以击远,与短兵同。(《汉书·晁错传》)按,后句用《管子》文。首都博物馆藏燕地青铜兵器(11)丞相公孙弘奏言:“民不得挟弓弩。……禁民不得挟弓弩,则盗贼执短兵,短兵接则众者胜。”(汉书·吾丘寿王传)。按,此“短兵”显然指非弓弩的矛戟刀剑之类,“短兵接”指以非弓弩类的近战武器交战,非必但用刀剑也:(12)(关)羽攻益急,矢尽,短兵接战。(三国志·魏书·庞德传)(13)其后(刘)备于走马谷烧都围,(夏侯)渊救火,从他道与备相遇,短兵接刃。(三国志·魏书·张合传)至于一般误解“短兵接”或“短兵相接”必是以刀剑等短武器交战,其源盖出于《楚辞·九歌·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东汉王逸注(见上文)。其实,王逸注值得怀疑。因为学者据今出土文物考证,当双方兵车错毂时,两车箱侧面之距离远大于手臂加上刀或剑的长度,故无法以刀剑伤害对方,只能用长柄武器互相砍刺,刀剑仅于特殊情况下(如失车)自卫而已。故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于《国殇》该句曰:“司马法曰:‘弓矢围,殳、矛守,戈、戟助,凡五兵,长以卫短,短以救长。’”(由白化文等标点的中华书局年版《楚辞补注》作“弓矢、围殳、矛、守戈、戟助”,实误。据上海扫叶山房民国十六年石印《百子全书·司马法》,此句作“弓矢御,殳矛守,戈戟助。凡五兵五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此盖车战所用之五兵(五兵有多种说法,兹不备录),以弓矢为长兵,其它为短兵。《中国古兵器论丛》这实际上否定了东汉王逸的注“用刀剑以相接击”。洪兴祖的观点是符合古代车战的实际情况的,与今学者之考证正同(详见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战车与车战》)。故“短兵接”或“短兵相接”不可认为是“以刀剑交战”,而绝大多数情况下,“短兵相接”是指以矛戟为主的近战武器交战。又及,《汉语大词典·长部》释“长兵”为1.长武器,戈矛之类。2.能及远的兵器,弓箭之类。按,此甚确。而于《矢部》释“短兵”则为:1.刀剑等短武器。2.持短武器的士兵。这就把“短兵”作为武器的意义仅限于与长柄武器相对的刀剑等,而忽略了与弓箭相对的近战武器包括矛戟等。如《汉语大词典》编者能把此“短兵”条与“长兵”条目相对照,则能避免此疏误。又,其“持短武器的士兵”义项,举例为《史汜·卫将军骠骑列传》:“合短兵,杀折兰王。”“合短兵”义为“以短兵器交战”,即短兵相接。其中“短兵”义为“近战武器,矛戟剑戈等”,而非“持短武器的士兵”。例句当换以《商君书·境内》:“五百主,短兵五十人。”或《管子·参患》:“短兵待远矢,与坐而待死者同实。”《中国兵器史》如果硬要联系现代战争,则枪炮、飞机、导弹相当于古代“长兵”的第二义项“能及远的兵器,弓箭之类”,而“拼刺刀”则是短兵相接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富金壁古兵器释名古代小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