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消防
天气日渐炎热,野外蛇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伤人事件也时有发生。清明前后蛇就会四处寻觅食物,遇到人类惊吓,容易伤人。
swxf·
近日,在海丰可塘一巷道发现一条大概一米多长的银环蛇,有市民发现后马上报警,随后海丰可塘消防立即赶赴现场处置。
(银环蛇是中国毒性最强的毒蛇,危险性极高,也是继细鳞太攀蛇、东部拟眼镜蛇和太攀蛇之后,陆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人被咬伤后,数小时后如不及时治疗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swxf
消防员到达现场疏散人群后,利用捕蛇器抓住蛇并到户外安全的地方放生。
·
阿消提醒
如遇毒蛇
可第一时间邀请专业人士
或拨打寻求帮助
切忌贸然行动
以免受伤
问
遇到蛇该怎么办?
大家无论是出游
还是在家
遇到蛇都不要轻举妄动
大约保持一个蛇身
或1公尺的距离
再悄悄地、慢慢地
离开危险区域
问
万一不慎被蛇咬了,该怎么办?
首先与蛇保持安全距离
避免再次被咬
其次观察伤口的形状和蛇的模样
毒蛇的牙痕
是有两个针尖大牙痕的
而非毒蛇没有针尖样的牙痕
仅仅是2行或4行锯齿状浅小牙痕
最后如果确定是毒蛇
一定要保持冷静
并立即以手巾、布条、绷带等
绑扎在伤口上方(近心端)
防止毒液扩散
结扎无须过紧
以能用力伸入一个手指为宜
留有活结,方便松解
每15~30分钟松解一次
每次1~2分钟
防止影响血液循环而造成组织坏死
同时
有条件者可用0.05%高锰酸钾液
或3%过氧化氢冲洗伤口
若无
可用冷水、肥皂水、盐水等冲洗伤口
并及时拨打送医救治
话题扩展swxf
区别有毒和无毒蛇主要根据以下几点:
1、毒腺:有毒蛇具有毒腺,无毒蛇不具有毒腺。毒腺是由唾液腺演化而来。位于头部两侧、眼的后方,包藏于颌肌肉中,能分泌出毒液。当毒蛇咬物时,包绕着毒腺的肌肉收缩,毒液即经毒液管和毒牙的管或沟,注入被咬对象的身体内使之发生中毒,无毒蛇无这一功能;2、毒液管:是输送毒液的管道,连接在毒腺与毒牙之间。只有毒蛇才具备有毒液管;3、毒牙:毒蛇具有毒牙,它位于上颌骨无毒牙的前方或后方,比无毒牙既长又大。
那么,哪些无毒蛇容易与有毒蛇混淆呢?
1.黄链蛇(又叫黄赤链),是一种外形或色斑与毒蛇类似的无毒蛇。黄链蛇背面具有黑黄相间的横纹,往往被误认为是金环蛇。生活于山区森林,靠近溪流、水沟的草丛、矮树附近,偏树栖。主要以蜥蜴为食,也吃小蛇、爬行动物的卵。
2.黑背白环蛇(无毒蛇),由于蛇背有黑白相间的横纹,也容易被错认为是银环蛇,中等蛇类,体细长,全长~毫米,最长可达1米。头宽扁,吻钝,头颈区分明显,瞳孔圆形。
3.颈棱蛇(又叫伪蝮蛇无毒蛇),体粗尾短,背面呈棕褐色,有两行粗大的深棕色斑块,头部略呈三角形,外形极像蝮蛇或蝰蛇。
4.翠青蛇(又叫青竹标无毒蛇)由于通身都是绿色,所以常与竹叶青混淆。翠青蛇性格极其温柔,通常不会主动进行攻击。夜伏昼出,主要于白天活动,夜晚则在树上睡觉;平时行动缓慢,但遇到惊吓时会迅速躲避逃跑,主要捕食蚯蚓及昆虫。
要特别注意的几种毒蛇
1.眼镜蛇。之所以把眼镜蛇放在首位,是因为眼镜蛇体型巨大,作为自然界当中体型最大的毒蛇,排放的毒液量也是相当惊人。眼镜蛇依次排放的毒液量高达-毫克,大家别看错,不是毫升。其实论毒液毒性,同等眼镜蛇的毒液和眼镜蛇差不多。但是眼镜蛇胜在毒液量,所以被咬伤,半个小时之内就能致一个成年人丧命。
2.竹叶绿,全身青绿色,体态娇小,颜色充满诱惑,属于美女蛇。竹叶绿常常栖息在草丛和树梢上,因为颜色原因,村民在干活的时候很难发现,常常一不小心便被咬上一口。不过还好,竹叶绿虽然也属于蝮蛇(蝰蛇)科,但毒液并不算很厉害,只是被咬后回伴随剧烈疼痛,然后伤口部位肿胀,医院医治问题也不大。最后要提醒,农村里面还有一种蛇叫翠青蛇,属于游蛇科,和竹叶绿是有差别的,竹叶绿尾部部分表皮呈红色,且脑袋呈三角形,眼睛呈红色。
3.先锋毒蛇,我们也叫恶乌子、笋壳斑。此蛇是目前我们这边已知最毒的蛇种,被该蛇咬伤后,如果不及时注射抗毒血清,很有可能会丧命或者截肢。村民在干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先锋毒蛇的栖息环境非常丰富,秸秆、草丛、水田等都是适合的栖息环境,甚至晚上散步一不小心都会踩到。被此蛇咬伤后,一医院,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阿消提醒
野外蛇多,防不胜防
外出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End
审核丨王晓怀
编辑丨朱小萍
摄影
余有为
出自
汕尾消防全媒体中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