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婆蛇,信*吵。”小时候,我总爱听信别人的话,很是没有主见。若听了别人的教唆,做出一些坏事来,母亲肯定要骂我“狗婆蛇”,数落我不动脑子,动辄听从他人的说道。
狗婆蛇者,中华石龙子也,蜥蜴的一种。纺锤形的头,四足,长尾,肚子肥肥,脊背金*,或青绿,或麻灰,或褐色,或黑白相间。
蛇无足,这是常识。《战国策·齐策二》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这便是画蛇添足典故了,用来比喻无中生有,又或者讽喻做了多余的事。既然蛇没有足,那么有足的蛇便成为怪异。高村人俗信狗婆蛇乃*魅所养,听*魅的指使,出入人间,到处打探生老病死之类的消息。
男孩们却不理会这么多,常捉来当玩具。
清明前后,河边、路旁的草丛里,尤其有石块、碎砖、烂瓦的地方,时不时窜出来一条或数条狗婆蛇,鼓着一双贼溜溜的眼睛,东张西望,又或者探头探脑的,警惕的很。尽管狗婆蛇有些狡诈,然而只要男孩们一起行动,总是轻而易举便可将狗婆蛇捉住,直到人手一条才肯罢休。
狗婆蛇的玩法多着呢。用一根绳子系了它的尾巴,任它爬过去又拖回来,又让它爬过去再拖回来。如此折磨不已,玩不了几天,狗婆蛇便死了。于是扔给大公鸡吃,或者喂番鸭,让家禽们也开开“洋荤”。
又或者系了它其中一足,鼓捣着两条狗婆蛇打架。狗婆蛇打架不用嘴咬,而跳跃着用前足毫无章法地乱抓对方。狗婆蛇的足有锋利的爪子,狠狠一抓,竟也可抓出一道一道的血痕来。为了激昂狗婆蛇的斗志,在它即将扑向对方时,可使劲将绳子往后拉,然后松手又让它冲向对方。玩到它们都死去活来了,便就此打住,各装入一个小布袋,放入书包,带到学校去。若哪个野蛮的妮子欺负文弱的赖子,则从书包将狗婆蛇拿出来吓她,保准她哇哇直叫,跑得飞快。
更有一二恶少年,敢将小刀磨得雪亮,壮了死胆,拿狗婆蛇开肠剖肚。此举谓之“结扎”,模仿计划生育的医生拿人开刀。如此玩法,狗婆蛇必死无疑。而且到处血迹斑斑,一股腥臭,加之苍蝇趋之若鹜,很是令人恶心。
要是肚子饿了,则在河边找一块干爽的空地,烧起一堆野火来,将狗婆蛇煨了吃。煨熟后,将蛇皮剥了,然后手撕蛇肉,放入嘴里,味道香嫩可口。若是再有一碗半碗米酒伴着吃,那更是大快人心的事情。
高村男孩之所以这般猖狂地玩弄狗婆蛇,乃在于它不咬人,即使咬人也没有*,要不了性命。你狠命玩它,它也挣扎,一挣扎便断尾巴,然后趁机逃跑。有时狗婆蛇跑得无影踪了,断了的尾巴还在地上晃动。儿时,母亲曾告诫我不要玩狗婆蛇,说它的尾巴断了,会不小心飞进耳朵里,怎么取都取不出来。因此,玩弄狗婆蛇之余,我总是对它怀有一种畏惧,不敢虐待它,怕它断了的尾巴飞进我耳朵里。
此文源自于都人论坛客家文学版块
打野猪:99.99%的于都人都没有经历过!
客家农村人抢着看《高村纪事》系列::揩盐箩
《高村纪事》系列:卖烧酒
客家农村人抢着看《高村纪事》系列:马脚婆
客家农村人抢着看《高村纪事》系列:五里亭
《高村纪事》系列:夜轿婆
客家农村人抢着看《高村纪事》系列:撑门棍
客家人文:《高村纪事》系列:花鸭子
《高村纪事》系列:茶篮灯
99%的于都人都没有吃过这个东西——梨盏子
于都最具人文氛围的门户社区